累了

一个人滔滔不绝,自说自话,没有了思想的碰撞……

休息休息一会儿。(暂停更新一段时间)

有想法的话,放在评论里,我会第一时间回应的。

By steven Posted in 1558

ubuntu之旅

ubuntu是最好的linux desktop版本之一,这里介绍ubuntu中文站点:http://www.ubuntu.org.cn/

还有forums,那里是Ufans的大本营。在里面也许会找到我,虽然不常去。还有快速设置指南,安装之后的设置全在里面了。

为了加快的进度,把2个重要的现给出来:

首先是修改“软件源”,起目的是指定系统升级的路径,以便为将来的自动升级指明升级服务器地址。

1, 使用“终端” ,类似于windows下面的dos出口,输入命令行用的:

这是中文菜单,你根据英文可以找到它。

进去以后是个可以录入命令行的窗口,在里面输入:

sudo cp /etc/apt/sources.list /etc/apt/sources.list_backup

这是个备份命令。回车,系统可能会提示密码,输入后就ok了。

2,使用源更改器:

也是中文的,你自己找,进入之后,到快速设置指南上找适合的源,国内的首选电信机房的,我们办公接入商是电信的。可以考虑CN99这个源。

全部添加完成后,再使用终端执行几个命令:

更新软件源

sudo apt-get update

切换到中文界面,安装中文支持文件

sudo apt-get install langugae-pack-zh language-pack-zh-base language-support-zh

出现 您希望继续执行吗?[y/n]时,输入Y,回车即开始安装。安装完成后,在菜单System->Administration->Language Support 选中 Chinese 的 checkbox,点击 Apply 即可。安装相关软件包由系统自动执行。

到此,你的系统软件源就设置完成,并且更新到了新版本。同时还完成了语言的彻底转换。

闻香听雨

这是我共享link中的一幅图片:

有时候,我倒想请这位老兄和我对调100分钟,尤其是在思路混沌的时候。

成功背后的技术因素

还是以旧文开始:

如果网络文章的一样的,搜索结果的差异怎么会如此明显?在我的领域里,为什么宣称更加理解中文的百度没有理解我的需求?喧嚣尘上的争论很快让我找到了这篇文章《Eye Tracking Study on Baidu and Google》,文中的图片使我一目了然:

百度将结果排序进行的处理含有“推广”成分,使其结果准确率受到了影响–从眼球跟踪统计结果看:google用户平均只看4个搜索结果就找到了目标,而百度用户则要看更多的搜索结果(google的前4个被散布于查询结果首页之中)。

当时的文章主要讨论二者的动机,现在想一想,觉得动机上还是接近的,只不过做法上有着强烈的区别。google没有干预算法自动生成的顺序,广告被放到了侧边栏;百度则更多地将商业、广告客户放在了搜索结果的最前面(近期,谷歌开始做同样的事情,唯一有区别的是,这样的“第一名”文字部分有着黄色的底纹,这是一种提醒:当你点击这里的时候,多谢你为google做出的贡献。但是有几个人知道这一点?)。这样看似乎没什么区别,但是查询效率则如上所述。说实话,我用不惯百度的原因也许是其搜索结果的散布性大的缘故。

另外一个例子,我一直很关心flickr的图片排名机制,如果你被他首页上精彩、锐利、梦幻般的图片吸引的时候,想到过是什么方法把它们从众多平庸的图片中遴选出来的?而且这样吸引眼球?答案是排名机制,是图像自动遴选算法。另外一个pagerank。而且,它所释放不来的粘性是同类没有底层技术的网站不可比拟的!

有一个词叫做:“广袤经济学”,说的是全球化的、信息共享技术推动下的商业市场,允许使用不同技术、方法达到同一目的的产品、技术、服务存在,并拥有属于自己的小众市场;同时也因为市场的全球化、信息化的驱动,最优的(通常也是最新的)产品、技术、服务总会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制高点。

当今web领域,国人基本在复制欧美的成功业务,这一模式在07年底仍然百试不爽。这说明,没有过硬的底层技术做支持,后来者蚕食市场的速度也许比你还快。如果想立于不败之地,则需要:

  • 拥有足以形成壁垒的数据;
  • 拥有真正的底层技术优势:独特的、创新的、不易复制的技术、体系、模式等等;
  • 不断改进、更新。

呵呵,一切的一切,还是在解释“心系专攻”。不肖习寺不行地,不与丝俱进寺不行滴,不给家人时间是不行滴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体验的好处

1, 一篇旧贴, 放在这里做引子:

看到gseeker的post,iphone的浏览器份额有着移动浏览器的最高市场份额。即便是iphone在移动设备市场的份额并没有多少。

不过仔细分析后,我发现在iphone上的浏览体验应该最接近人们在PC上得到的,原因就是那个触摸屏。它让我们可以真正地实现图形操作系统带给我们的互动体验。

以往具有触摸屏的手机系统在浏览互动方面,也一直没有iphone这样出色。这一点恐怕要归功于iphone所整合的web2.0应用。

在商业领域,把握商业机会当然是头等大事。但是面对消费群体,体验就会非常关键。按照飞马的观点,体验式带有感情色彩的,一旦你拥有了消费者的感情纽带,就不怕你的技术被复制了。话虽如此,能够做到这一点简直比登天还难。

2, 去体验吧, 用体验代替所谓的学习:(如果这些还没有改变你获取web信息和服务的方式,这个blog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. 改变这个习惯其实非常容易! 很自信的说)

  • google reader 很棒的在线RSS阅读器, 如果你在用,我有很多文章分享;
  • flickr 给过你帐号,去体验一下分享的高级水准;
  • facebook 你也有,既然他被描述的如此厉害,看看你会停留多长时间?
  • 43 things 不告诉你,自己看看吧;
  • del.icio.us 这是很出色的书签,如果你觉得Goo出来的信息不好,在这里看看大家的最爱;
  • wiki天下文章的威力, 从记录历史到获得知识….
  • 待续………………

这个世界,今天也许多了一个”共谋”,多了一个”蜜蜂”,或者, 多了一个”貔貅”(要做到这一点,就是拒绝web2.0,非常Ezy)

G maps 第一帖

这个使用工具生成的,下面一个我会使用API来做,先从简单的开始吧!

MM知道是哪里了吧?估计看了就会头大……

小众市场

  • 老乔在最近的几次水果大会上没有提到很多果fan喜欢的Macbook

为什么?因为老乔知道那是个饱和的市场,市场需求不再增长,反而在下降。而且随着应用不断地网络化,目前的book规格会有更长远的销售期。推出新品是肯定的,但这仅仅是保住市场份额的举动。

  • 易PC、学生book和百元本子带来的低价风潮

没错,本子原来越便宜了。而且定位是那些高中以下的小孩子,成人市场也基本达到了饱和边缘(有了iphone类似的个人终端,本子的日子更加难过)。从这几个产品争夺的激烈程度看,这个利基市场的潜力巨大。搞不好会像百事可乐当年的策略,某个产品成为整个时代人群的集体选择。

上面的2个消息一正一反,水果绝对不会放弃占领个人终端的大好前景,区区Macbook已经不是重点,但也绝对不会放弃,那是它的品牌象征。 而华硕的策略则是开拓新市场,免得在一潭死水中做自杀式的竞争。

在浪潮的文字里,有一种潜在的现象,似乎企业在走向大而全的时候,就已经站在了风险的边缘。非成即败的命运是如此的相似,反而那些规模不算大,定位小众市场的企业,轻松地获取那份因为专注而赢得的收益。

结论:眼观天下,心系专攻

冻雨

这次南方的冻雨灾害,很多北方人士是感受不到的。拿图片说话吧:

冻雨-1

很恐怖不是吗?这里面有个关于过冷现象的科学道理:

过冷现象中,水的过冷是指,水在一定条件下低于0°C 仍然不结成固态冰,而保持液态。这种状态需要水体相对纯净、无外界扰动。此时一旦发生外界扰动,包括振动、加入导致水体相变的晶核(如小的冰晶、食盐晶体等)等等,立刻就会导致水分子结晶从而变成固态冰。下图就是0下24度的水从矿泉水瓶中倒出来时产生的现象。

过冷现象

这里是上图的视频,可以看看这个奇妙的现象

气象术语解释:雨滴与地面或地物、飞机等物相碰而即刻冻结的雨称为冻雨。这种雨从天空落下时是低于0°C的过冷水滴,在碰到树枝、电线、枯草或其他地上 物,就会在这些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、晶莹透明的一层冰壳,有时边冻边淌,像一条条冰柱。它在地物上冻结并积累后能压断电线和电话线,严重的冻雨会压塌房 屋,压断树木、竹子,还会冻死农作物和蔬菜。由于地面冻结,对交通造成很大影响。

就是说,冻雨不需要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低于0度,只要冻雨雨滴打到这些物体的表面,受到的震动足以使其相变,他就会结冰!!!

所以这绝对不是简单的雨雪天气,而是更可怕的灾害天气。加上这次冻雨的范围如此广袤,长江流域、珠江流域……有一个现象大家要注意,南方的屋顶都很轻盈,因为它们不需要承受类似积雪产生的强大压力,一般的雨水很快就会排走。古建里面,南方多穿枋式框架,而北方多抬梁式框架(承重大)就有这方面的原因。可以预见,这次灾害,压塌屋顶将是个普遍而又可怕的现象。

贴图:

冻雨-1冻雨-2

请大家,伸出援助之手!